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,久久久久综合精品福利啪啪,国产成人免费午夜在线观看,91视频网,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,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,国产精品成

路不拾遺的成語故事及解釋

時間:2022-09-28 13:23:13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

路不拾遺的成語故事及解釋

 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,博大精深,不少成語都是從文言文中提煉出來,被大家在生活、工作、學習中使用。但不知道大家對成語的了解有多少呢?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路不拾遺的成語故事及解釋,希望大家喜歡!

路不拾遺的成語故事及解釋

  【漢字書寫】:路不拾遺

  【漢語注音】:lù bù shí yí

  【成語出處】:戰(zhàn)國·韓非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子產(chǎn)退而為政五年,國無盜賊,道不拾遺,桃棗之蔭于街者莫援也,錐刀遺道三日可反。”

  【成語語法】:緊縮式;作賓語、定語;含褒義;形容社會風氣好。

  【路不拾遺的意思】:遺:失物。社會秩序好,在路上丟失的東西沒有人會撿走。形容社會風氣好。

  【路不拾遺的近義詞】:夜不閉戶、路無拾遺;

  【路不拾遺的反義詞】:世風日下;

  【路不拾遺的故事】

  唐朝時期,有一行人經(jīng)過武陽,在路上遺失了一件衣服,走了幾十里以后才發(fā)覺,心急火燎。有人勸慰他道:“不要緊的.,我們武陽境內(nèi),路不拾遺,你回去找,一定可以找到原物。”那人就趕回去,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。人們形容社會風氣好,路上遺失了東西也沒有人拾,就叫“路不拾遺”,也作“道不拾遺”!奥凡皇斑z”往往與“夜不閉戶”同時使用,這兩個成語,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。

  【路不拾遺例句】

 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十一回:“夜不閉戶,路不拾遺,四方瞻仰,稱為西方圣人!

  《續(xù)小五義》第四十八回:“知縣說:‘今有你太爺所屬的地面,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。除了你之外,并無不法之徒!

 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三回:“因為他辦強盜辦的好,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,宮保賞識非凡!

  【路不拾遺造句】

  學校畢業(yè)初出茅廬剛進大城市的那幾年,也可以說是路不拾遺,現(xiàn)在干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的。

  通過五年來的努力后,雖然做不到夜不閉戶、路不拾遺,但是家家戶戶都過著安居樂業(yè)的生活。

  成語出處

  國無盜賊,道不拾遺。(戰(zhàn)國·韓非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)

  后人據(jù)此概括出成語“路不拾遺”。

  成語故事

  商鞅,原名衛(wèi)鞅,衛(wèi)國人,戰(zhàn)國時期政治家。他在秦孝公時任秦國的宰相,因功勞顯赫而封賜商地十五邑,故稱商鞅。商鞅年輕時代就喜歡刑名之學。他之所以會到秦國去任宰相,完全是出于逃生。那時,他的父親衛(wèi)叔痤在魏國當宰相。有一次,衛(wèi)叔痤病重,魏王來探望。魏王問衛(wèi)叔痤:“如果你的病難以治愈,朝廷中有誰能代替。“叔痤說:“我兒子衛(wèi)鞅可以代替我。”想不到,魏王不是個喜歡以法治國的人,所以,對叔痤的薦舉自然不高興。叔痤望著魏王不悅的臉色,心里明白了許多,為了表示對魏王的效忠,就對魏王說:“既然你大王不用他,就把他殺了吧,千萬不要讓他跑到別國去,讓別國用他。"衛(wèi)鞅聽到這個消息,就逃到了秦國。

  在秦國,秦孝王錄用了他。他不斷地勸說秦孝王進行治理國家的改革。秦孝王聽從了他的建議,任他為宰相。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,廢除了維護貴族特權的舊法。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“商鞅變法"。他堅決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不管是什么人,只要對國家有功,就應該予以獎勵。他鼓勵耕織,生產(chǎn)多的可以免去徭役。他認為,貴族世襲的制度應該廢除,應當按軍功的大小給予不同的爵位等級,執(zhí)法應該嚴明,不講私情,以法為準。商映的變法遭到了貴族勢力的反對,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,變法很快就推行開了。由于商鞅積極地推行變法,老百姓的生產(chǎn)積極性提高了,軍隊紀律嚴明,兵士都樂意打仗。民風也變得純樸起來,社會秩序安定,夜不閉戶,道不拾遺,秦國一天天強大了起來。

  成語寓意

  商鞅變法啟示人們,事無大小,遇到難題不能解決,哪怕到山窮水盡的地步,一定要想到去變化,用合理的變化來解決難題。如果一味地走老路,只會越走越窄!案膭t進”,改革是社會發(fā)展到一定時期所醞釀的一種特殊形式,人只能當“弄潮兒”順應歷史的潮流,并積極推動它,而不是當時代發(fā)展的“絆腳石"。積極推動變法的商鞅正是那個時代的弄潮兒,因此,秦國大受其利,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,社會風氣日益良好,國家實力逐漸強大,最終鯨吞六國,完成了統(tǒng)一六國的壯舉。提高人們道德修養(yǎng)和自身素質的前提,首先是擁有安定和諧的社會環(huán)境,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。

  成語運用

  成文用法

  “路不拾遺”在句子中可充當賓語、定語;含褒義,用來形容社會風氣良好。

  運用示例

  漢·賈誼《新書·先醒》:“百姓富,民恒一,路不拾遺,國無獄訟!

  唐·鄭棨《開天傳信記》:“丁壯之人,不識兵器。路不拾遺,行者不囊糧!

 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十一回:“夜不閉戶,路不拾遺,四方瞻仰,稱為西方圣人!

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八七回:“兩川之民,忻樂太平,夜不閉戶,路不拾遺。”

【路不拾遺的成語故事及解釋】相關文章:

路不拾遺的成語故事06-27

不倫不類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4-13

擇善而從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2-09

大材小用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2-25

同舟共濟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3-14

以卵擊石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3-22

廢寢忘食成語故事及解釋02-10

請君入甕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2-11

破天荒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2-22

敦化市| 祁东县| 南岸区| 广昌县| 石屏县| 灵山县| 布尔津县| 宁陕县| 屯留县| 开封市| 宜阳县| 东阿县| 将乐县| 德阳市| 曲阜市| 甘谷县| 怀安县| 辽阳市| 德惠市| 佛学| 沙湾县| 两当县| 葫芦岛市| 绥江县| 司法| 松潘县| 云林县| 故城县| 修水县| 马龙县| 浮山县| 昌平区| 朝阳区| 凯里市| 丰顺县| 信宜市| 锡林郭勒盟| 翁源县| 徐汇区| 长沙市| 获嘉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