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農(nóng)村作文教學的一些困惑與思考
在小學階段,拼音、乘法口訣、英文字母、作文無疑都是教學的重點,往往也是難點,而作文對于大多數(shù)孩子來說,無疑又是難點中的難點,老師、家長對孩子作文的輔導也是不余遺力,每學期買上幾本作文書,請家教等也都是司空見慣的事,在學校,每學期有8篇單元作文,有10次考試作文,四個半月最少就有18次作文,平均每個星期至少有一篇,作文的頻率竟是如此之高,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,學生的作文水平還是不盡人意,學生還是怕作文,那原因在哪呢?究竟我們的作文教學存在哪些問題呢?我們又該如何去解決呢?下面就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認識:
一、什么是作文
作文是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需要。沒了需要就沒了動機,現(xiàn)實中,學生作文往往不是他自己想寫,而是老師、家長要他寫,他沒了寫的需要,也就談不上寫的樂趣,這一點也是最要命的。但如果任憑學生憑自己的意愿去寫,往往又會出現(xiàn)大部分學生不會去寫的尷尬狀況,所以教師的要求也是不能少的,但頻率不能太高,要與學生的主動性的自主作文相結合。
二、敘述性作文與描寫性作文
在教學實踐中,我發(fā)現(xiàn)學生的敘述性作文往往比描寫性作文要好。因為敘述性的的作文往往具有一定的情節(jié)性(故事性),這類作文只要學生的敘述具有一定的條理性就能完成的很好,相信你也會有這樣的經(jīng)驗:讓一個孩子去講電視劇的情節(jié),他往往能滔滔不絕地講下去,因為他不比描寫性的作文那樣,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觀察能力和遣詞造句以及運用修辭手法的能力。相對來說,描寫性的作文更能訓練一個人作文的功力。
三、作文的指導
在以往的教學經(jīng)驗中,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是值得重視的。
1、單元作文與專題訓練相結合。每個單元的作文主題可以說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,所以我們作老師的必須認真對待。當然,光有單元作文還是不夠的,老師要根據(jù)自己班上的實際情況,適時適量地進行專題作文訓練,特別是描寫訓練,這就好比是學畫的人學習素描一樣,很是鍛煉學生作文的基本功。
2、結構指導與修辭手法的指導相結合。“質(zhì)勝文則野,文勝質(zhì)則史”,做文章就是做人,文質(zhì)彬彬,要的就是一咱搭配,寫作文也好比做房子,首先得確定好結構,這種結構要因時、因地、因人、因需來設計,這樣,學生作文在章法上就會有了保障;而修辭手法就好比是房子的裝修,它會使房子變得漂亮、有質(zhì)感。學生學會這種調(diào)劑,他才能走的更遠。
3、與課文講解相結合。一篇好的課文,就是一篇好的例文,對典型課文的講解,也是典型的作文指導。
4、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積累好詞佳句相結合?梢哉f,觀察是作文的前提,就像畫家,沒有一雙捕捉美的眼睛,他是畫不出優(yōu)秀的畫作來的。而好詞佳句積累到一定程度,就能把觀察到的美更好地表現(xiàn)出來,就不會出現(xiàn)想表達但又表達不出的無耐。所以,杜甫的“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神”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
5、一二年級要重視語段的練習,這一點在農(nóng)村小學尤為重要,因為作文絕不是三年級才開始的,一二年級語段的練習就是作文很好的“橋渡”。所以我很認同袁志勇老師在《小學語文語段的寫作》里作的闡述。
6、多讀課外書,多去旅行,一文一武,一張一弛,方為作文之道。
當然,知道并不代表做得到,可行、學生自己要才是硬道理!
[我對農(nóng)村作文教學的一些困惑與思考]相關文章:
2.糊涂人的困惑
4.小學作文教學隨筆
5.桔子作文教學課件
6.小作文教學課件
7.語文作文教學課件
8.作文教學課件
9.高中作文教學課件
10.作文教學計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