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關推薦
廉潔簡短小故事
廉潔簡短小故事1
東漢時,羊續(xù)長期擔任南陽太守,但是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,因為官清正廉潔,倍受當時人們的尊敬,都稱他是“清廉太守”。
有個下屬看到太守的生活太清苦了,一天就拿了幾條鮮魚送給羊續(xù),請他嘗嘗。羊續(xù)雖然把魚收下了,但卻沒有吃,而是懸掛在庭堂上。過了些日子那個下屬又送魚給羊續(xù),羊續(xù)指著庭堂上懸掛的干魚說:“你原先送給我的`魚,如今還掛著哪,不用再送啦!”來人本來想趁著送魚的機會請?zhí)剞k點私事,遇到這種情況,就不好意思開口了。以后,也再不敢給太守送東西了。
羊續(xù)不僅對下屬們如此,就是對自己的至親也是這樣。他在州衙辦公,妻兒希望能和羊續(xù)住在一起,生活上好有個照應。羊續(xù)領著妻子、兒子到了他住的地方。妻兒見到屋里全部財產只是一床粗布被、一件舊短衣,幾斗麥子和一點鹽。羊續(xù)對兒子說:“我就是這樣過日子,你們要到這來住,叫我拿什么供養(yǎng)你們母子呢?還是回鄉(xiāng)下家中住吧!眱鹤硬唤獾卣f:“人家父親當官,三親六故都受惠,可我們借不上一點光!边是妻子了解羊續(xù),對兒子說:“你還不了解你爹呀。你也讀了些書,對清官十分敬仰,F在清官就在你面前,怎么迷惑了呢?”
兒子羞愧地低下了頭。于是欣然和母親一起回到鄉(xiāng)下去了。
廉潔簡短小故事2
1、羊續(xù)懸魚拒禮
東漢時,羊續(xù)長期擔任南陽太守,但是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,因為官清正廉潔,倍受當時人們的尊敬,都稱他是“清廉太守”。有個下屬看到太守的生活太清苦了,一天就拿了幾條鮮魚送給羊續(xù),請他嘗嘗。羊續(xù)雖然把魚收下了,但卻沒有吃,而是懸掛在庭堂上。過了些日子那個下屬又送魚給羊續(xù),羊續(xù)指著庭堂上懸掛的干魚說:“你原先送給我的魚,如今還掛著哪,不用再送啦!”來人本來想趁著送魚的機會請?zhí)剞k點私事,遇到這種情況,就不好意思開口了。以后,也再不敢給太守送東西了。羊續(xù)不僅對下屬們如此,就是對自己的至親也是這樣。他在州衙辦公,妻兒希望能和羊續(xù)住在一起,生活上好有個照應。羊續(xù)領著妻子、兒子到了他住的地方。妻兒見到屋里全部財產只是一床粗布被、一件舊短衣,幾斗麥子和一點鹽。羊續(xù)對兒子說:“我就是這樣過日子,你們要到這來住,叫我拿什么供養(yǎng)你們母子呢?還是回鄉(xiāng)下家中住吧!眱鹤硬唤獾卣f:“人家父親當官,三親六故都受惠,可我們借不上一點光。”還是妻子了解羊續(xù),對兒子說:“你還不了解你爹呀。你也讀了些書,對清官十分敬仰,F在清官就在你面前,怎么迷惑了呢?”兒子羞愧地低下了頭。于是欣然和母親一起回到鄉(xiāng)下去了。
2、劉寵:“一錢太守”
東漢劉寵曾任會稽(今浙江紹興)太守,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,且清廉儉樸。在他離任時,當地百姓湊了一批金銀相贈。劉寵雖堅拒不收,卻又不忍令父老鄉(xiāng)親過于失望,只好拿一文錢作為紀念,故被時人譽為“一錢太守”。百姓還修了“一錢太守廟”來紀念這位清官。后人有詩贊道:“劉寵清名舉世佳,至今遺廟在江邊。近來仕官多能者,世學先生揀大錢”。
3、山濤:“懸絲尚書”、“璞玉渾金”
西晉時期的山濤既是大文學家,又是著名清官。陳郡人袁毅曾做鬲縣令,送給山濤100斤上等蠶絲。山濤不愿獨自違抗當時的風氣,就收下來藏在閣子上。后來袁毅惡跡敗露,被送到廷尉治罪。山濤把絲拿出來交給官吏,上面積有多年灰塵,但印封卻完好如初。眾人不禁欽佩山濤為官清廉,因而人尊稱其為“懸絲尚書”。文學家王戎曾這樣評價山濤:“他就像未經雕琢的玉石、未經提煉的礦石(即‘璞玉渾金’),人們都喜愛它的珍貴,卻不能估量它的真實價值!
4、徐勉:“風月尚書”
南朝蕭梁時期,徐勉被任命為吏部尚書,主管全國組織人事工作。這下他家可熱鬧了,有事沒事來套近乎的人不曉得有多少。某天晚上,徐勉邀請友人相聚。席間有個叫虞暠的人,仗著和徐勉關系比較好,竟獅子大開口“求詹事五官”。徐勉正色道:“今夕只可談風月,不宜及公事!庇輹庇懥藗沒趣,只得訕訕告辭。故時人贊其為“風月尚書”,“止談風月”也成了歷史典故。
5、袁律修:“五代清郎”
隋朝袁律修一生經歷了北魏、東魏、北齊、北周、隋5個朝代,官至尚書郎、太常少卿。為官50余載,卻兩袖清風,連升酒薄禮也不收,人們皆呼他為“五代清郎”。
6、范景文:“二不尚書”
明代的范景文歷任兵部侍郎、工部尚書、內閣大學士等職。他位高權重,很多人來求他辦事。為杜絕紛至沓來的親朋好友求他,范景文特地在府門上寫下6個大字:“不受囑,不受饋”,故被百姓美稱為“二不尚書”。
7、于成龍:“半鴨知縣”、“于青菜”、“天下第一廉吏”
清康熙初年,原廣西羅城縣令于成龍,被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為全省唯一“卓異”,升任合州知州。其子從山西老家來看他,他僅有一只還舍不得吃的咸鴨,乃割下一半作為讓兒子帶回老家的.禮品,因此人稱“半鴨知縣”。離開羅城時,堂堂一位縣令,竟然連赴任的路資也沒有。當地百姓聽到于成龍離去的消息,一片哭號,依依不舍,相送數十里。后來他出任堂堂兩江總督,赴任途中只住旅館不住公館。在總督府每餐只吃青菜,時人稱之“于青菜”。當他逝世后,南京“士民男女無少長,皆巷哭罷市。持香楮至者,日數萬人”?滴醯燮评H為撰寫碑文,稱他是“天下第一廉吏”。
8、陳濱:“苦行老僧”
清代古田縣人陳濱,居官清廉,政績顯著。他常對人說:“貪不在多,一二非分錢,便如千百萬!焙髞硌矒岷、福建。當官20余載,獨身在外,沒有攜帶過家眷。兒子想去探望他,竟苦于缺路費。在衙門里,他吃的是瓜果素菜,安于清貧,終生不變,受到百姓稱贊?滴趸实鄯Q他為“苦行老僧”,此名不脛而走。
9、湯斌:“三湯道臺”
清代嶺北道道臺湯斌,為官多年,竟毫無茍取,堅持以清貧為本,每日以豆腐湯為肴,許多百姓便敬稱他為“三湯道臺”。意思是說他:為政像豆腐湯那樣清廉,生活像黃連湯那樣苦澀,對世道人心像人參湯那樣滋補。
10、曾國藩:“第一裸官”
清道光年間,曾國藩正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。有一次受到政敵的惡言誹謗,逼上梁山,別無選擇,老曾為表清白,堵住敵人之嘴,竟當著眾人的面,挺身而出,把自己脫得精光,露出瘦削、文弱、矮小的身子,光著屁股走進銀庫清點現銀,從而查清了國庫虧空的真相,揪出了真正的國家蠹蟲?胺Q古往今來真正的第一“裸官”。
11、公儀休不受魚
公儀休是戰(zhàn)國初期魯國宰相,他堅持奉職循理,以德治國,始終不變,使朝廷大小官員自守清正,既不與百姓爭利,也不妄取小惠。公儀休有一嗜好,就是特別喜歡吃魚。宰相愛吃魚,自然就有人主動給他送魚。一天,有一送魚者帶著一筐上等新鮮魚,給公儀休送來。但他堅辭不受。送魚者大為不解地問:“聽說宰相喜歡吃魚,特意給您送來,不知為什么您又不收呢?”公儀休笑了笑,對送魚者說:“正是因為我特別愛吃魚,所以我才堅決拒絕接受任何人饋送的魚。道理很簡單,我身為宰相,而宰相的俸祿足夠我自己買魚的開銷,假如今天我因接受別人的魚而被罷免官職,那誰還給我送魚呢?這就是我不受魚的原由啊!”
12、子罕以不貪為寶
春秋時期,宋國有人得到一塊精美的玉石,想獻給司城子罕。子罕拒不接受。獻玉的人以為子罕懷疑玉石是假的,便說:“這塊美玉我請玉匠給鑒定過,他說是塊寶玉,所以才敢拿來獻給你!弊雍被卮鹫f:“你以玉為寶,我以不貪為寶。如果我收了玉石,你失掉了寶,我也失去了寶。所以,我們還是各存其寶為好。”
【廉潔簡短小故事】相關文章:
10個簡短小故事06-20
廉潔家風故事08-04
有關廉潔的故事08-24
廉潔小故事11-23
二歲寶寶簡短小故事05-30
雷鋒事跡簡短小故事(精選32篇)09-04
掩耳盜鈴簡短小故事06-02
[薦]廉潔小故事06-30
古代廉潔小故事05-30